• 湖北人工种养兰花初具规模

    湖北省是中国野生兰花资源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人工种养兰花受到了有关地方政府的重视,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据了解,随州市政府把种养名品兰花列为本地八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种植,所辖的万河镇和广水镇已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兰花之乡”的称号。部分农民依靠种养兰花盖了楼房,买了汽车,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据初步统计,全省经营兰花的从业人员约有3万人,人工种养各类兰花约280万盆,其中户养兰花产值达人民币百万元以上的有300多户。


    2022-03-15 843

  • 成都“庭院式”兰花经济制造兰花财富场

    第六届中国花博会将在成都市温江区开幕,四年一届的中国花卉博览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首次在西部举办的花博会,投资2.5亿元人民币的温江花博会主场馆让人耳目一新,来自20多个国家的90多个展团、600余家企业使本届花博会盛况空前,声势浩大,花博会门票目前已售出几百万元人民币。
    花博会正在酿造巨大的财富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文人雅士喜欢侍弄玩赏的小小兰花,正悄然间成为成都周边区市县百万乃至千万富翁的“生产线”。据初步统计,包括双流、郫县等在内的成都周边区市县都隐藏着上百个身家过千万的兰花富豪———一条深潜水下的隐性财富链条正在借花博会之机浮出水面,而其诱人商机与风险也几乎同时显现。
    身价一盆兰花价抵一辆宝马
    据悉,此次花博会“精品兰花展”占地仅为2500平方米,但整个展馆却将动用近20台摄像机24小时全天监控。据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精品兰花展展委会副主任黄毅介绍,“价值过亿元的兰花将在花博会开幕这天齐齐亮相。”据悉,价值过亿的1600盆国兰和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地的各色名兰将汇聚一堂,矮种、叶艺等不少珍稀名种将齐齐亮相,“中国十大名花”也将“重出江湖”,甚至还有一个神秘的海外兰花采购团将携巨资前来“采花”。
    据悉,此次“兰博会”吸引了国内外600多家知名花卉企业、50多万专业人士纷至沓来,其中泰国兰协一次携八个展团出展,许多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兰花将首次来川。据了解,出现在“兰博会”中的兰花都是“非富即贵”,“一盆兰花完全可以与一辆宝马的价值相媲美”,而一个展台几盆兰花便值上千万元。
    创富兰花富豪成都过千
    据悉,在此次“精品兰花展”中,四川展位占到了80%以上,并以成都周边地区为主,郫县、温江等兰花种植较成熟的地区自然“当仁不让”唱起了主角。据业内人士透露,整个四川的养兰者在3万户以上,每户每年平均收入超过50万元。目前在成都,身家100万元以上的养兰者过千人,身家1000万元以上的也达百人之多。成都市兰花协会副会长宋世平说:“在成都,凡是通过正规渠道买种的养兰人都赚了钱。”
    钱登荣,现任成都某医院院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兰花,靠着养兰如今已是身家千万。“养了十几年的兰花,有苦也有乐,可以说是兰花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爱兰如癖的钱登荣对此直言不讳。一走进钱登荣家,花室里整齐陈列的各色兰花立刻映入眼帘,清幽的兰香扑鼻而来,客厅墙上挂满了兰花图片,这里就是钱登荣平时以花会友的地方。
    早在1983年,还在中药植物环境站工作的钱登荣就对“老山兰”情有独钟,直到1993年,才正式以一种名为“火炬”的兰花品种起家,踏入兰花界。说到当年的“发家史”,钱登荣笑道,最初的几年也交了上百万的“学费”,眼力和经验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买的第一株“火炬”如今价格已经涨了几千倍。
    目前,钱登荣种植的兰花已过千盆,总价值上千万,其中不乏玉麒麟、三星移魂、白龙、花中花等名品。钱登荣在业界声名远扬,这自然吸引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求花者”。曾有个韩国人专程来到成都,想要购买钱登荣栽培的兰花———春兰缟艺,由于此种苗非常稀少,钱登荣并不是特别想出售,但最终还是被这位韩国人的诚意所打动,以低于当时市价的价格卖给了他。
    “后来整整后悔了一个月,直到现在我也没买到这种苗了”。
    令这位远道而来的韩国“求花者”倾心的缟艺,是属于春兰的一个品种。兰花包括春兰、夏兰、春剑、莲瓣兰和墨兰等几大种类。其中,玉海棠、圣麒麟、白牡丹等几个品种的单价(指一苗的价格)非常高,均在10万元以上,白龙一苗的价格则高达数十万元。
    行情近十年来兰市只涨不跌
    兰价的飞涨创造了许多一夜暴富的故事,许多故事本身就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大名鼎鼎”的天府兰园园主宋世平也有15年以上的养兰经验,在他的兰园里从普草到春兰、春剑等传统名品应有尽有,数量则在1万盆以上。15年前宋世平名不见经传,现在却住着一套很大的别墅。1990年从园林工程转行做起兰花的宋世平,第一次就投入20万元买了100苗银杆素和西蜀道观,在当年发苗后就收回了成本。如今西蜀道观已经从当年的几千元一苗涨到了现在的几万元一苗,而宋的身家也增长了几十倍。
    回忆起自己十多年的养兰经历,宋世平得意起来,“94、95年兰花最低潮的时期我也没放弃,当时很多同行都把兰花卖的卖,扔的扔,转行做起了其他生意,而我则将所有积蓄用来买兰,结果97、98年兰花市场回升,我的兰花都赚了钱。”
    在宋世平的兰园里,盖世牡丹、中华牡丹、玉海棠等传统名品最为畅销,前来求购一盆3—5苗、价格在百万以上的兰花的人也不在少数。就在上个月,天府兰园还迎来了一批远方的客人,这些台湾的养兰爱好者专程组团来四川采购,一买就是上千万的兰花。
    尽管投资者都深信“黄金有价花无价”,但世人却对兰花的价格神话犹如雾里观花。在普通人眼中,兰花再名贵也只是花草,为何竟能屡屡创出天价?
    风险一条脆弱的财富链
    人把养兰喻为“绿色股票”,自然有涨跌。记者注意到,兰市为何会一直维持只涨不跌的势头?这个奇特的市场会不会已经暗藏风险?
    兰市的风险不言而喻。崇州的一位兰花大户告诉记者:“再好的兰花也必须有人追捧。只要有人追捧,兰花的价格就能涨起来。这与炒作股票相类似,兰市也存在炒作概念、拉高市价的苗头。”而有些投资者对兰市的行情和销路并不甚了解,听说兰市火爆就跟风买进,结果比行情慢了半拍,自然难免被套。
    另外,目前兰市中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事件屡见不鲜,绝大多数玩兰者都曾有过被骗的经历,甚至一些品兰高手也难免失手。
    更大的风险则来自于海外需求波动,可以说成都兰价的涨跌直接受海外资本的“胃口”影响。宋世平告诉记者,1997年前后,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境外求购兰花者开始减少,成都兰价下跌,1000元一苗的兰花,最后降价到100元以下。“但是,只要有时间持续地繁育,还是能够盈利。”如“五彩麒麟”(春剑的一个品种)堪称上世纪90年代奇花代表,早期进入市场时价格大概在50万元一苗,现在由于栽培数量的急剧增多,目前价格已跌到20万元左右,不过仍有很多人争相购买。因为即使价格在降,买家还是可以通过发苗获取利润。
    由于行情看好,兰花被盗或被抢的事件则常常见诸报端,轻者损失几万几十万,重者损失数百万,有的连性命都不保。
    呼吁发展兰花经济政府不能缺位
    据估算,大约10亿元的热钱在成都兰市流动,这个数字可能还更大一些。
    一位业内人士说,兰花交易非常特殊,一般是巨额现金往来,缺少管理和监管,如同过去的地下钱庄一样由买家和卖家以现金或实物直接过手,在享受“方便”的同时,这一行业也因缺少监管而显现出脆弱的一面。
    这10亿元热钱的背后,是卖家与买家的直接交易,这种交易所涉及的资金可能是用“麻袋”或公文包装的,不会产生任何交易税收。同时,兰花的交易没有统一的交易市场,没有统一的交易发票,价格随行就市,更多的是一种无序的交易行为。兰花交易大多是“背”靠在民间的兰花协会下面,使10亿元热钱在兰市“流动”。
    兰花经济虽然欣欣向荣,但诈骗、投资失败等故事也屡见不鲜,同时也制约了兰花产业的做大做强,向规模化、产业化纵深发展,也就使兰花失去了发挥更多效益的可能。兰花的遭遇使我们联想到另一珍宝———松茸,无序的采摘和无为的管理,使松茸面临“越来越少”的悲惨命运。
    省社科院一位教授建议,兰花经济呈现勃勃生机,其产业化的苗头已经显现,政府对此不能完全无所作为,应让兰花交易走上合法、合理的正规渠道,并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规范和指导,兰花交易才能告别“庭院式”经济模式,走上有序、健康的发展大道,也才可能避免其潜在的市场风险。
    记者手记
    小心兰花!
    兰花的魅力有多大?温江一位农民的话可以作为“辅证”,“种了这么多兰花,费不了多大力气,只要有花开,就有钱赚,就像开了个银行。”
    不置可否,兰花经济确实使成都周边一部分养兰人先富起来,但成都“庭院”式的兰花经济到底能走多远,价格还会涨多久?我们对此很是担忧。尽管许多投资者称,养兰的风险远没有炒股票、期货那样大,但许多经历了兰价多次涨跌的养兰人同样提醒:投资兰花并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它同样存在风险。兰价的涨跌肯定会带来风险,尤其是那些投入巨资追“奇花”的人,遭遇的风险可能更大。
    此外,栽培技术不当、被盗、遭遇病虫害等同样是投资兰花可能遇到的风险。养兰人都知道:养兰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水分、空气、阳光、温度、湿度都对兰花的生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养兰高手们提醒:其一,如果没有一定的栽培技术,最好不要碰高价兰花,万一有个闪失,就是血本无归。其二,鉴别能力很重要。鉴别兰花就像鉴别书画一样,没有一定经验者是很难识别真伪的。其三,病虫危害不能忽视。其四,要注意防盗。

    2022-03-15 902

  • 农民崔元东精心打造君子兰花卉品牌

    清原满族自治县农民崔元东精心打造君子兰花卉品牌,今年“五一”节,经过这位山区农民精心培育的450盆“东兰”牌君子兰花卉成为中国(沈阳)世园会布展的一大亮点。
    今年48岁的崔元东发展君子兰花卉已有6年历史。几年来,他先后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两栋花卉培育大棚。目前,棚内培育君子兰已达2万余盆。每年产出成品君子兰2000余株,收入10多万元。为了做大做强君子兰花卉产业,崔元东又注册成立了“东兰花卉繁育中心”,潜心打造“东兰”君子兰花卉品牌。据了解,目前,这位山区农民精心培育的“东兰”牌君子兰花卉已经远销到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崔元东还用自己培育的君子兰花卉种苗,鼓励周围的村民发展君子兰花卉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富民产业。在崔元东的带动下,清原的君子兰花卉种植在行业内已经很有名气。为沈阳世园会选购花卉的经销商认为:崔元东培育的花卉品种好、品质好、色泽新、营养足、科技含量高,商品君子兰有特色,这是世园会选中东兰品牌的重要原因。
    崔元东告诉记者,君子兰养植需要温差大的气候条件,而清原的气候特点很适合。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次重大的商机,能够使大山里的君子兰走进世园会,也为自己创品牌提供了机遇。

    2022-03-15 867

  • 挖三株野草,获三年徒刑?这历史上蕙兰究竟是啥宝贝

    史海拾记

    【笔记君简述:这几天一则新闻引爆舆论圈,一个农民因为在野外採了野草,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那么,这野草究竟是啥宝贝?媒体报道是蕙兰,一种珍稀的草本植物,今天的笔记就来聊聊兰花的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有一首歌叫做《幽兰操》,旋律优美,清新典雅,符合兰花的品质,蛮配。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放在现在估计够呛了,要有牢狱之灾,因为现在兰花少了,野生兰花变的名贵了),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2022-03-15 887

  • 养殖好兰花要做好通风措施

    兰花必须在新鲜空气中,才能正常地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水分、养分的吸收运转,以及营养物质的制造积累,减少病虫害,使兰株茁壮成长。所以搞好通风换气,才能保证空气新鲜,养好兰花。

    兰株染病大都是小环境温度及湿度过高,闷热不通风,病菌虫害得以很快蔓延所造成,尤其是蚜虫、粉虱、介壳虫、褐斑病、白绢病等最为明显。

    场地及荫棚的通风。场地应尽可能宽敞,并在高处,花台可用砖、石砌成,也可将空的花盆底朝天放,放上兰盆,使兰盆离地面20厘米至40厘米,尤其通风较差的地方,兰盆应尽可能放得高些,荫棚使用竹帘、竹篱,价廉物美,且通风良好。

    室内通风换气不好,就会使空气中各种气体组成的比例关系改变,有害气体增多,有用气体减少,影响兰花的生长发育,易染霉菌、腐烂病等,甚至还会受到毒害。房舍、封闭式塑料棚或玻璃棚,尤其是用煤取暖的,在室内温度超过10℃时,每天应打开窗户或揭开薄膜,冬天四面紧闭的室内,也应在中午气温高时,用电扇定向排风。温室的温度一般上高下低,因而进风口应在下部,而出风口在上部,通风速度快,排除有害气体较为彻底。注意通风的同时要配合喷水,处理好通风、保温和保湿三者的关系,并防冷风直吹。兰盆在室内摆放的密度,宜稀不宜密,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如地段狭窄,可将花台砌成阶梯形。应注意经常用水冲洗兰盆表面,并对兰叶正反面喷雾,确保气孔畅通。

    盆具及盆土的通风

    1.兰盆宜用高筒、高脚、薄壁、透气性强的瓦盆,还可选用盆壁、盆底多孔的兰盆。

    2.植料或盆土宜采取分层法,如使用盆土,可在盆底孔用小砖块2块至3块覆盖,铺以3厘米厚的块状木炭,再填入腐熟的腐殖土与河沙的混合土,至盆高1/2处,加一层3厘米厚烧过的炉渣,上面再覆以混合土至盆边,使兰盆有一个气体容易流通的环境。

    3.每盆栽植的株数不宜过多,如植株多、叶丛密,则应及时翻盆分栽,并应经常清除兰盆里的杂草、病叶、枯叶,以利通风。


    2022-03-15 822